第四届核酸适配体大会圆满落幕!
第四届中国核酸适配体学术研讨会落幕,感谢大家对核酸适配体领域以及会议的关注。
这里简单给您介绍一下会议的情况,以及会上达成的一些共识。
1、大会的概况
2、关于推进核酸适配体领域合作的提议及参会代表的投票情况
3、筛选技术培训班+筛选试剂盒
4、最新动态
1、大会概况
本次会议共有312位学者参会,来自140多家单位,参会人数及单位数均创新高。两天报告日程安排非常紧凑,共有37个大会报告。报告内容丰富,涵盖核酸适配体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各个环节。会议满意率超过95%。
详细的报告内容介绍请参考新闻报道:https://www.instrument.com.cn/news/20130425/475452.shtml
这次大会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增加互动环节的效率。报告开始后,听众就可以在微信端提交想问的问题,报告结束时,经过主持人筛选的高质量问题就会投影到大屏上,由报告人进行回答。减少了现场提问的等待、冷场以及部分问题质量低等缺点,大大提升了会议效率。
大会期间,还对提供墙报的学者进行了投票,选出3份优秀墙报。
2、关于推进核酸适配体领域合作的提议及投票结果
在10日下午的讨论环节,主题是“如何推动核酸适配体领域的相互合作”。主办方提出将适配体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工作量(权重)进行投票,以便不同的研究单位之间相互合作时,有一个可以参考的合作标准。本次投票结果如下:
如果将筛选一个靶标的适配体,其工作量定义为 10 ,那么:
对核酸适配体进行改造与修饰,并使性能获得明显提升的工作量大约为 6.73;
完成可重现的检测方法开发,其工作量大约为 7.09;
做成检测与诊断试剂盒,并具备申报资格,工作量应高于 54.40。
该项提议得到86.8%的支持率,其中20.4%表示非常认可;仅有9.6%表示不认可;3.6%的人弃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