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核酸适配体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》专题网络研讨会回顾
核酸适配体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(报告顺序可能略有调整)(2020年4月1日)
— 已结束 —
视频回放地址:https://www.instrument.com.cn/webinar/Video/Video/Collection/10509
演讲嘉宾
罗昭锋(中国科学技术大学),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高级实验师,图书馆高级顾问。 长期专注于核酸适配体筛选技术开发和筛选机理研究。开发了基于单分子收集的快速筛选技 术。曾召集过四次核酸适配体领域...
查看更多李应福,博士 ,Dr. Yingfu Li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 (McMaster University) 生物化学与生物医学系终身教授。李应福博士1997年在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,师从世...
查看更多陆艺,1986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,1992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(UCLA)博士学位。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 (Caltech)美国科学院院士Harry B. Gray小组从事两年的博士后...
查看更多林振宇,福州大学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1998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,2007年在福州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。2007.10-2009...
查看更多羊小海,长期致力于将生物技术、纳米技术以及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,围绕纳米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分析化学、光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相关领域的关键问题开展了较为系统的研究,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市场前景的...
查看更多林俊生,林俊生于1983年,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并留校在附属第一医院担任外科医生。1989年赴澳大利亚。之后,在澳大利亚皇家阿尔弗王子医院任器官重建外科医师(新南威斯州注册)。1993年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...
查看更多宋彦龄,博士,毕业于厦门大学,师从杨朝勇教授。宋彦龄主要研究方向为核酸适体筛选及在液体活检中的应用。已发展单克隆展示筛选、滑动芯片亲和力表征芯片、机器学习辅助筛选、焓驱动适体定向筛选等多种筛选新方法。已...
查看更多何治柯(武汉大学),博士,博士生导师,二级教授,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,德国洪堡学者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,在JACS,Angew Chem, ACS Nano, AFM, Small等刊物发表SCI论...
查看更多李朝辉(郑州大学),教授,博导。1997-2001:湖南大学,学士;2001-2007:湖南大学,理学博士;2007-2009:美国塔夫茨大学博士后;2009-2011: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博士后;...
查看更多廖世奇(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),研究员,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现任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,为甘肃省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,甘肃省第一层次领军人才。长期从事肿瘤发病机制、医学分子生物学检测...
查看更多杜一平(华东理工大学),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,理学博士,博士生导师,现任上海市功能性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。专业分析化学,研究方向化学计量学和分子光谱分析。2002年于湖南大学获分析化学...
查看更多杨振军(北京大学),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、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长。1987年获北京医科大学药学专业学士学位,1998年获该校药物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,2000-2002年在美国佐治...
查看更多杜衍(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),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。200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,同年进入长春应化所,师从董绍俊院士(TWAS),于2012年获分析化学博士学位。2012-2013年...
查看更多罗阳(重庆大学),重庆大学医学院/生物工程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;中组部“万人计划”青年拔尖人才;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;重庆市检验医学学术技术带头人;重庆市教委“单分子检测的基础与转化”创新团队负责人...
查看更多左小磊(上海交通大学),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基金委“优秀青年”基金获得者,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。长期从事生物传感、DNA三维纳米探针、分子影像等领域的研究。在N...
查看更多吴春生(西安交通大学),博士,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和陕西省青年百人计划。主要从事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技术研究,在Biosens. Bioelectron.、Sen...
查看更多冀健龙(太原理工大学),副教授,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微纳器件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,三晋英才“青年优秀人才”。主要从事微纳器件与系统相关研究。包括,基于有机半导体以及微流控技术的即时诊断芯片、药物筛选芯片和药物...
查看更多张佩琢,天津大学化工系中间体及染料专业学士、应用化学硕士,北京医科大学药物化学博士,伦敦 大学国王学院核酸化学博士后。 二十余年核酸化学研究和产业经历,全面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管理经验。在国际刊物上发表 ...
查看更多王晶(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),副主任医师,医学博士,中华医学会生育信息学组委员。2009年进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工作,每年开展妇科恶性肿瘤手术400余台,熟练掌握各类微创手术,多次获得各...
查看更多谈洁,副教授,1989年4月出生,2011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,2016年在浙江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。2016-2019年在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。2019年加入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...
查看更多汪付兵(武汉大学中南医院),肿瘤学博士,教授,主任技师,硕士/ 博士生导师,UCLA访问学者。现任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检验科副主任、学科平台建设办公室副主任。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第一层次、武汉大学“珞珈青...
查看更多代昭(天津工业大学),天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;2004-2006年南开大学化学学院博士后;2009年意大利都灵大学化学学院访问学者;2...
查看更多孙梅(赛默飞),博士,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,赴日本东京大学博士联合培养两年,从事生命科学领域相关工作近六年,现任赛默飞生命科学市场部产品专员,负责Dynabeads产品线,在蛋白核酸分离纯化,细胞分离活化...
查看更多张玺(NanoTemper),毕业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,拥有多年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经验,熟悉分子间相互作用检测技术的应用。现任NanoTemper应用专家,负责分子互作产品的技术支持与推广工作。